| 滨州市技术学院实训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滨州市滨城区黄河十二路859号 2009-6-8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09032845号 | 
正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
| http://www.rednet.cn     | 
|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和优良传统,也是我党生命力的体现。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风的一种表现,事关党的前途与命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经受了“文化大革命” 的严重挫折,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制度、民主生活还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了这种错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站在全党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高度,站在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高度,要敢于坚持党性原则,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衡量党内生活是否正常的标志。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健全党内生活,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们党清扫政治灰尘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纯洁和纪律、提高战斗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有效途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我们全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单位和谐、乡村和谐、党内和谐、社会和谐,党的事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检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二阶段即分析评议阶段,党员要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照党章规定和党员先进性标准,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抵制和消除各种消极现象,帮助有缺点和错误的党员改正缺点和错误,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整改提高阶段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不出偏差,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最终实现党内的统一和团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目标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组织、思想、工作、生活、学习、作风等方面的问题。批评要有针对性,自我批评也要有的放矢。不能讲空话,放空炮;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漫无边际,隔靴搔痒;不能无限上纲,小题大作;不能被个别人利用,作为发怨气、泻私愤、污蔑、诽谤、报复和打击他人的手段。如果没有基本立场上、目标上的一致,认识问题的出发点、着眼点相左,是非的标准不一,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是不能有效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战争年代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在党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是因为革命队伍中的成员“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当前,党正处于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全党同志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切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主动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批评要主动。不能当旁观者、局外人;不能嘲笑他人,更不能幸灾乐祸;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接受批评也要主动。主动接受批评是对问题和错误在认识上提高的具体表现;对于同志和组织提出的批评意见,要做到“四不”,即:不看批评者的身份纳言;不求全责备;不计较态度;不找借口托词。要把批评当作改进工作、修正缺点的“催化剂”,主动、虚心的接受,闻过则喜。不能认为问题不大,批评一下不算啥;不能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更不能怒发冲冠。自我批评更要主动,要自觉。如果对自己的问题和错误不进行自我批评,或缺乏主动被动应付;或轻描淡写,敷衍了事;或避重就轻,大事化小;或文过饰非,回避问题;或推三阻四,勉强为之,这样,都不利于澄清问题,纠正缺点和错误。 三、公开原则。公开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对同志、对组织负责任的态度。开展批评要公开,做到当面批评,当面指出同志的问题和错误,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不能把问题藏着,掖着;不能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也不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坚持公开批评,要做到不碍于面子,不碍于感情,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心底坦荡,无私公正。作自我批评也要公开,做到亮相、亮底、亮身份。“亮相”就是要敢于跟大众见面,敢于与大家面对面交流;“亮底” 就是“亮丑”,就是敢于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所犯的错误公布于众;“亮身份”就是不管自己职务的高低,都要敢于面对群众,亮出身份。作自我批评需要勇气,才不会患得患失;需要坚韧,对自己内在的问题、缺点或错误的剖析才会有深度;需要自信,才有改正缺点或错误的决心。 四、适度原则。俗话说得好:凡事有度,过与不及,都达不到目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适度。要“对症下药”,把握剂量。药的剂量太大容易伤人,太少则不能发挥作用,要恰倒好处。具体来讲,就是讲真话,讲实话,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既不美化也不丑化。要左右掂量,把握分寸。不无限上纲,哗众取宠;不扣帽子,张冠李戴;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一是一,二是二,深则说深,浅则说浅;不把一般问题说成是严重问题,不把偶然的、个别的错误说成一贯的错误;不就同一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要捕捉时机,掌握火候。该用急火攻,则乘势急攻;该用慢火文,则搭台阶下。真心诚意,实事求是,采取民主说理的方式,对问题或错误的性质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大病大治,小病小治,无病也要常打“预防针”,提出积极可行的改正意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艺术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门艺术。批评的艺术在于使对方真正从内心接受批评,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就事论事的批评,急躁粗暴的指责,以势压人的训斥,简单生硬的要求,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会令人产生逆反心理。只有掌握了批评的艺术,“良药”才不会“苦口”, “忠言”才不会“逆耳”了。艺术的批评。一是要把握时间,选择适当的时机。特别是尖锐的意见,要在沟通思想后提出,这样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火上浇油只会激化矛盾,冷处理有时是解决矛盾与问题的重要方式。二是要把握空间,选择适当的场合。要当面批评,不能背后搞小动作;对原则性的问题和错误,要在正式的场合严肃地指出,对一般性的小问题,可以个别谈心时提出。三是要把握对象,因人而异。对性格内向,自卑感较强的同志,采用鼓励为主、委婉的批评方式;对生性固执或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志,采用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批评方式。四是要把握情感,以情动人。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入情入理,允许有缺点、犯错误的同志有一个接受教育、认清是非的过程。只有和风细雨,才能有耐心,才能理顺、心顺、气顺,才不致于冷场、冷战、对抗,或者你提一句批评意见,我回你八句、十句。五是把握语气,以诚待人。批评要注意用词和语气。用词上要简明扼要,就事论事,以“言语不多道理深”为宜,不拖泥带水,不清不爽,让人生厌。语气上要和气、真诚。要达到以诚待人、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境地。语感上要善意。要把关心、体贴、爱护送给被批评者,让被批评者倍感温暖,倍受感动,对批评的话余音回绕,始终不忘,形成内心上的负疚和惭愧,为改正缺点、错误打下心理基础。 (作者系中共桂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 
 实训中心党支部2016...
 
                
                实训中心党支部2016...
                
                 《论述摘编》学习月...
 
                
                《论述摘编》学习月...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实训中心党的群众路...
 
                
                实训中心党的群众路...
                
                 实训中心2013年政治...
 
                
                实训中心2013年政治...
                
                 实训中心党支部学习...
 
                
                实训中心党支部学习...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章程
                
                 2012年度下半年政治...
 
                
                2012年度下半年政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0-2012年度党员...
 
                
                2010-2012年度党员...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
                
                 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
 
                
                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
                
                 关于2012年度上半年...
 
                
                关于2012年度上半年...
                
                 邓向阳同志在市第八...
 
                
                邓向阳同志在市第八...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
 
                
                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考察...
                
                 《入党志愿书》填写规范
 
                
                《入党志愿书》填写规范
                
                 《预备党员考察写实...
 
                
                《预备党员考察写实...
                
                 发展党员的程序
 
                
                发展党员的程序
                
                 《论述摘编》学习月...
 
                
                《论述摘编》学习月...
                
                 组织发展中有关材料...
 
                
                组织发展中有关材料...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章程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入党志愿书》填写说明
 
                
                《入党志愿书》填写说明
                
                 实训中心召开党员组...
 
                
                实训中心召开党员组...
                
                 实训中心掀起学习全...
 
                
                实训中心掀起学习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2010-2012年度党员...
 
                
                2010-2012年度党员...
                
                 滨州技术学院党史知...
 
                
                滨州技术学院党史知...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
                
                 实训中心2013年政治...
 
                
                实训中心2013年政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2014年实训中心党支...
                
                 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
 
                
                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
                
                 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
 
                
                2012年山东省政府工...
                
                | 滨州市技术学院实训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滨州市滨城区黄河十二路859号 2009-6-8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09032845号 |